运输工区聚焦安全管理精细化,以严把班前、班中、班后三道关口为发力基点,显著提升职工安全素养与操作规范性,为矿井辅助运输运行筑牢稳固基石。
严把班前“预防关”,拧紧思想安全阀。深植“安全先于生产”理念,将每班班前会打造成安全预控首道防线。通过组织全员观看运输事故案例警示片,引导职工深刻反思事故根源,细算五笔安全账,直抵人心强化敬畏。围绕矿最新安全文件精髓、岗位标准化流程以及复杂巷道运输作业规程,开展靶向培训。建立班前会提问台账,以随机抽查方式激发学习内生动力。针对大型支架转运和长距离物料运输,均进行前瞻性的“预知、预测、预防、预控”分析,着重强调人车交互、巷道交叉口、大坡度区段等潜在风险点,务求安全意识在职工心头落地生根。
严把班中“作业关”,织密现场防护网。作业指令下达前,当班班长必化身“安全哨兵”,对关键岗点如胶轮车和电机车设备、信号系统及开工环境标识展开地毯式排查,安全设施稍有瑕疵即果断亮起红灯。作业进程中,全员严格践行标准化规程,班长动态紧盯运输路线实时路况,特别是弯道会车点与设备连接点等薄弱环节,确保无管理死角。一旦发现超速或信号干扰等隐患,第一时间督促整改,将每一条安全保障的铁律不折不扣地夯实在巷道深处、灌注至每一个操作岗位。
严把班后“总结关”,激活内生驱动力。创新推行高效“五分钟班后谈”,入井人员逐一复盘当班表现,坦诚暴露路线隐患,直陈遭遇的具体安全问题。班长迅速整理问题清单上报工区,工区“对症开方”,精准制定改进对策。注重正向激励,对严守规程、及时排险的突出个人及班组予以及时褒奖,结合先进班组评比,以榜样之光撬动全员价值认同。(李志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