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选发运中心持续丰富拓展警示教育内容和载体,用好用活典型案例,突出“防、治、惩”贯通融合,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防范偷盗犯罪的意识,让警示教育“活起来”。
强化“防”的思想认识。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开展法治教育,学习讲解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中关于盗窃、职务侵占的法律条文,深入浅出地讲解盗窃行为的界定、量刑标准,介绍中心在物资管理、人员监督等方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,明确“红线”边界,分析警示盗窃行为的法律后果,算好“经济账”,引导职工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,增强自我约束能力。
提升“治”的日常监督。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,对辖区内的各类材料物资进行详细分类,特别是对撤换下的废旧物资,做好建档登记,及时进行清理,不同类别的物资设置明显的标识,如大型设备、工具、原材料等;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,确保账实相符,在盘点过程中,仔细核对物资的数量、规格、型号等信息,及时发现异常情况,便于管理和监督;加强对重点区域、重点岗位的日常巡查和管理,加大对材料物资的监管力度,规范物资的出入库登记、保管和日常巡查,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仓库,职工车辆统一停放至指定停车区域,禁止随意进出生产区域,从源头上杜绝偷盗行为的发生。
保持“惩”的高压态势。遵循“属地管理”原则,从严压实责任,加大对夜班、节假日等薄弱时段动态巡查,从严抓好隐患排查、苗头事件调查处理,从严从重进行考核问责,改变以往“一读一贴了之”的单一模式,充分发挥“网岗哨协”群监力量,深入班组、岗点进行座谈式、互动式警示教育,细算“经济账”“亲情账”,形成“不敢偷盗”的强大震慑。(潘跃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