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输工区创新构建职工代表履职体系,通过搭建宣传平台、完善监督机制、强化示范引领三项举措,推动职工代表在思想引领、民主管理、创新创效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。
搭建政策传导“连心桥”,夯实思想阵地建设。建立职工代表“网格化”宣传责任制,将14名职工代表划分至11个班组担任政策宣讲员。依托班前会、安全活动日和班组工作群等载体,结合“线上+线下”双渠道,系统解读安全生产法规、公司改革政策及矿井年度目标任务。建立“职工诉求直通车”机制,收集整理设备维保、技能提升、劳保发放等职工诉求17条,协调解决井下运输系统优化问题7项,通过动态解读矿井薪酬改革、技能提升等热点政策,实现政策宣贯与民意反馈双向畅通。
织密民主监督“防护网”,构建阳光治理格局。职工代表参与区务公开全过程监督,在工资分配、评先评优等8项重点领域实行监督反馈。创新实施“3+X”监督模式,聚焦考勤管理、材料消耗、安全考核3项基础工作,动态监督阶段性重点工作推进情况。今年以来,通过代表巡查发现值班考勤记录偏差4条,督促整改材料管理漏洞2处,推动工区“阳光区务”满意度达到98%以上。
树立示范引领“风向标”,激活全员创效动能。实施职工代表素质提升工程,建立“1+N”帮带机制,在安全生产方面,职工代表带头落实“安全伙伴”制度,结对帮教重点人员31名,推动“三违”发生率同比下降30%。抽调职工代表骨干牵头组建胶轮车队和运搬队技术创新小组,开展金点子银点子创新创效竞赛,完成胶轮车高效组装运输、电机车智能化改造等4项技改项目,使设备故障率降低40%,年节约维修成本预计80余万元。在修旧利废行动中,职工代表带领班组回收复用胶轮车启动器、控制插件、红尾灯、轨道配件1000余件,创造经济价值50余万元。(李志国)